" 今天,你《本草纲目》了吗?" 最近,刘畊宏一跃成了健身界的 " 顶流 ",他的健身 " 战歌 "《本草纲目》也在全网声名大噪。疫情影响加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身材管理,教网友如何健身的直播和短视频也迎来了新的流量潮。但新型健身模式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盲目跟练易受伤,线上健身效果难保证等。
现象
短视频成了健身新 " 场地 "
" 腰间赘肉咔咔掉,人鱼线马甲线我想要…… " 晚上 7 时 30 分,铺上瑜伽垫,换上运动服,柳馨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和 " 魔性 " 的口号,豆大的汗珠顺着她的脸颊流下。
柳手腕疼吃铁骨王为什么不管用馨已经坚持跟练两周,体重虽没降多少,但她觉得身体线条好看了,精神状态也好了不少。" 直播间特别欢乐,气氛超好。动作不会太难,在家就能跟练,很方便。" 柳馨坦言,自己以前从未请过教练或跟着直播健身,刘畊宏的直播时间刚好是她下班后。她跟着练了几天发现,运动健身虽然费劲儿,却能给她带来持续的满足感。
很多跟着刘畊宏健身的网友都自称 " 刘畊宏女孩 "" 刘畊宏男孩 ",经常呼唤刘教练 " 在线批改作业 ",刘畊宏健身直播也成了眼下超热话题。
数据显示,刘畊宏 4 月 24 日在抖音进行了 1 小时 53 分的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到 4883.08 万人,在线人数峰值有 411.94 万,点赞量有 2.26 亿。截至 4 月 25 日,刘畊宏的抖音粉丝量有 4505.08 万,而在 4 月 15 日,他的粉丝数仅为 786.01 万。短短 10 天,涨粉近 4000 万。
不仅是刘畊宏的健身直播,短视频平台的运动氛围也越来越浓。不少健身爱好者、职业运动员、体育机构,通过健身打卡、科普知识分享、剧情演绎等多种形式,呈现着健身、篮球、跑步、足球等热门项目及滑板、马术等 " 小众 " 运动。
尴尬
盲目跟风易受伤
健身直播和短视频内容虽然越来越丰富,但网友们尝试了一阵却发现,不是所有的健身都适合线上学习。比如,盲目跟风训练后,动作不到位可能会受伤;教练与用户隔着屏幕,缺少一对一督促,效果不尽如人意。另外,线上健身教练水平良莠不齐、缺乏监管也引发市民忧虑。
" 别人跳了我也不能输!" 眼见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刘畊宏健身大军,偏胖的胡潇坐不住了。谁知刚跟了 20 分钟,胡潇的表情就从信心百倍变成了咬牙切齿,动作也逐渐滞后、走样变形,家人调侃她跳得像只 " 扑棱蛾子 ",但她还是坚持跳完了一个半小时。
刚跳完膝盖没什么异样,谁知第二天,胡潇的膝盖越肿越大,一走路就疼,休养了一周才逐铁骨王软胶囊怎么样渐恢复。" 前一天还沉浸在健身减肥的快乐中,没想到刚练一天就成了‘受伤女孩’。" 胡潇懊悔地说," 健身不可操之过急,尤其像我这样没有运动基础又偏胖的人,本身膝盖负重就大,再加上动作不规范,很容易受伤。"
4 月 21 日," 刘畊宏燃脂操别乱练 " 话题冲上微博热搜,话题阅读次数超过 10.6 亿。刘畊宏也发布视频提醒大家 "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 任何训练或运动都不是普适性的。像刘畊宏很火的‘毽子操’,需要髋关节和膝关节同时发力,如果髋关节活动度不够,可能会引起膝关节的代偿,造成膝关节半月板和髋关节损伤。" 曾任职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康复科的职业康复师陈博闻说。
陈博闻提醒,运动强度和频率也要与个体匹配。有不少网友没有运动基础,属于跟风训练,这很可能造成运动过量,增加关节和肌肉负担。另外,短期高负荷运动后,身体的免疫力可能下降,感冒和发烧的概率也会增大。
体验
主播资质鱼龙混杂
" 太累了,跟不下来不说,第二天还全身酸痛。" 侯丽萌刚跟着直播练了一次,就打了退堂鼓。" 和教练隔着屏幕,动作做得标准与否都不知道,像我这种意志力不坚定的很难坚持。"
知名连锁健身品牌私教部负责人丁咚说,跟着线上健身只能是 " 依葫芦画瓢 ",像运动中肌肉的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是否规范、各关节有无超伸锁死、呼吸方式是否正确,教练都没法进行评估。
丁咚介绍,除了动作的规范性,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和惰性,也是学员难克服的障碍。线下健身教练会针对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和需求做整体计划,不仅监督学员的训练,也会监督日常饮食、起居习惯等,最大限度保证健身效果。
此外,丁咚认为,线上健身教学相对线下更鱼龙混杂,有的直播间会为了追求流量只想着怎么吸引眼球。对于有真正健身目标的人群来说,线上健身并不是首选。
记者浏览短视频 APP 发现,平台上的健身主播既多且杂,专业性难以识别。不少百万以上粉丝的健身主播介绍上,只写着诸如 "8 年运动减脂经验 "" 一位 52 岁热爱锻炼的大姐姐 "" 从 135 斤逆袭到 100 斤的二胎宝妈 " 等,并未提及专业资质,可跟练的网友却不少。
健身直播是否缺铁骨王代理乏资质 " 门槛 "?记者询问某短视频平台客服,开一个健身直播类账号需要什么条件?客服人员称,需要进行实名认证,直播内容和言行举止遵守直播行为规范就可以正常开播。
观察
云健身靠什么挣钱
乘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快车,健身成了网络上的热门内容,健身类直播和短视频最终都希望达到变现的目的。
DCCI 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介绍,从整体看,健身主播的变现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方面是直播短视频本身的盈利模式,包括平台流量分成、直播打赏、带货,另一方面则是健身领域的变现模式,比如知识付费、为线下健身房引流等。
《抖音运动健身报告》显示,2021 年,健身类主播直播收入同比增加 141%。不少百万级甚至千万级的健身主播,均会在直播时带货。当激烈的健身运动结束后,主播们脚下踩的 " 踏步机 "、身上穿的 " 瑜伽裤 " 都会勾起不少人的购买欲望。新抖数据显示,一位拥有 1380.1 万粉丝的 " 瑜伽老师 ",4 月 23 日进行的带货直播共上架了 4 款产品,有 53.69 万人观看,预估销量 2328 件,预估销售额达到 20.46 万元。在另一位主播的抖音推荐橱窗里,共有 16 件商品,包含健身鞋服、食品饮料、器械等,其中一款单价为 99 元的饮料已销售 4.5 万件。
广告也是健身主播的重要收入之一。以小红书上一名有 69.4 万粉丝的运动健身主播为例,据新红数据统计,该主播合作的品牌有 18 个,以健康养生类居多,图文报价 1.8 万元,视频报价 2.6 万元。
不少主播还依靠自己的专业健身背景,在直播或短视频界面中售卖系列线上视频课程。或是借助新媒体渠道推广,将线上和线下的消费渠龙泉窑 铁骨王文道打通,吸引会员到店体验,为线下健身房引流,还有健身主播本身就是线下减肥训练营推出的 " 代言人 "。
观点
需加强行业规范
喧嚣过后,新型健身模式该走向何方?
对于 " 云健身 " 实际效果难保证的尴尬,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有必要加强 " 云健身 " 行业的规范和监管,亟须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建立完善的线上线下健身规范体系。
DCCI 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建议,要对网络上的健身行为进行行业界定,将带有盈利性质的和仅是兴趣分享的健身视频区分开。加强对付费直播课程的监管,对于健身带货行为,也要按照直播带货的相关法规进行约束。
如何提升用铁骨王喷剂户体验?刘兴亮建议,用户在网上 " 跟练 " 前,需要了解基础的健身知识,甄别健身主播的资质水平,判断健身强度是否适合自己。不能 " 迷信 " 某人或某平台,适量科学、循序渐进地进行健身运动,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宋清辉认为,要让客户有一个良好的体验,不管是直播内容还是服务方面,都需要不断优化与创新。此外,对大多数人来说,若健身时没有面对面的指导,很难自律和坚持。有个别做得较好的健身机构,正在积极探索一对一私密直播,此举一方面避开了公开直播平台,客户体验更好,另外一方面有助于探索出更符合目前形势的新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