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hanta 铁骨王怎么样 virus,H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我国为高发区,鼠类(家鼠和野鼠等)为主要传染源。临床表现以发热、出血、休克和肾损害为主,典型病例表现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大部分患者1~3月完全恢复,未及时诊断和治疗的重症患者可导致死亡。
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为黑线姬鼠、褐家鼠、大林姬鼠等啮齿类动物,其他如猫、猪、犬和兔等动物以及病患早期亦可携带病毒,但病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已发现有170多种脊椎动物能自然感染汉坦病毒,我国有53种动物携带该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症状如下:
1.发热期 :少数患者起病时以低热、胃肠不适和呼吸道感染样前驱症状开始。多数患者突然起病有畏冷、发热,体温39~40℃之间,以 稽留热 和 弛张热 多见,热程多数为3~7天,少数达10天以上。 除发热外主要表现尚可出现全身中毒症,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害征。 全身表现为全身酸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一般称为 “三痛”。毛细血管损伤主要表现为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皮肤充血主要见于颜面、颈、胸等部潮红,重者呈酒醉貌。皮肤出血多见于腋下及胸背部,常呈搔抓样,条索点青瓷铁骨王文状瘀点,黏膜出血常见于软腭呈针尖样出血点,眼结膜呈片状出血。渗出水肿征主要表现在球结膜水肿。
肾损害主要表现尿蛋白阳性,镜检可发现管型等。
2.低血压休克期 :一般在发病后的4~6天,多数患者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少数在热退后发生休克。由于长期组织血流灌注不良,而出现发绀,并促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肾衰竭的发生。患者出可现呼吸急促、昏迷、抽搐和广泛出血。其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病情轻重、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和正确有关。
3.少尿期 :少尿期继低血压休克期而出现,临床表现为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患者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郑州起龙铁骨王膏药征和肺水肿。
4.多尿期 :多数患者少尿期后进入此期,少数患者可由发热期或低血压期转入此期。此期尿量可达4000~8000ml/d,少数可达15000ml/d以上。此期若水和电解质补充不足或继发感染,可发生继发性休克,亦可发生低血钠、低血钾等症状。
5.恢复期 :经多尿期后,尿量恢复为2000ml/d左右,精神、食欲基本恢复。一般尚需1~3个月,体力才能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