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成就卓越
服务热线:

低学历不要进金融行业,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9-13 10:21:56

  编者按

  源自:网络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鄙视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生活充满各种各样的鄙视链。

  小时候从上学开始,双学区幼儿园就鄙视职工子弟幼儿园,双语小学鄙视普通小学,重点中学鄙视普通中学,学理科的鄙视学文科的,学商科的鄙视学工科的……

  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优越感,不断地推着我们往前走。

  毕业之后进铁骨王软胶囊各大药店有卖的么 入金融行业,学历内卷的金融行业,说起鄙视链只会只多不少。

  从二级市场说的话,做公募的看不起做私募的,做私募的看不起游资,游资看不起大户,大户看不起散户,散户看不起公募。

  从投资群体来看,炒期货的看不起炒股票的,炒股票的看不起买基金的,买基金的看不起买理财的,买理财的看不起存余额宝的,余额宝的看不起存银行的;

  从行业来看,做程序化交易的看不起做量化对冲的,量化对冲的看不起做PE/VC的,做PE/VC的看不起做投行的,做投行的看不起做咨询的。做咨询的看不起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看不起保险。

  我们今天具体来看看金融圈关于学校的那些鄙视链。

  一、我国高校之间的鄙视链

  谁还记得小时候只知道两所大学——清华和北大。

  但是,当这两所学校并称的时候,清华的人说清华北大,北大的人说北大清华。

  要我说,如果学校会说话的话,它们会怎么在鄙视链上争一争呢?

  清华:都说清北清北,那肯定清华在前喽!我们也不过是排名高了一点而已。

  北大:我和清华,都是兄弟,不应该争,但“有一说一”我们就还行的状态!

  复旦、交大和浙大,静静地看着不说话,眼神中透漏出不可言说的表情。

  C9联盟:我们南大、中科大、哈工大、西安交大同意清华北大的观点。

  中国农大、林大、海大等高校咳了一嗓子,道:“我们是985,嗯,没别的意思,我们同意。”

  兰大、重大、西工、成电、西北农林马上起身嚷嚷:“我们也是985、我们也是985、我们也是985——你们说啥我没听清楚,反正我们是985!”

  在一旁的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人眼里毫无波澜,彼此瞟了一眼,说了句:“是啊,哪有什么985,哪有什么211——在我们眼里铁骨王软胶囊主治什么都一样。”

  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985也没有211,他们只知道:在中国他们是金融界的扛把子。何况,万般皆下品,唯有金融高。

  其实吧!在我国,TOP2大学有2所,TOP3有5所,TOP5至少有10所,TOP10大概30所起吧。

  数字在中国大学排行榜面前毫无意义!

  985大学鄙视链,中国TOP10的高校众说纷纭,于是诞生了C9(九校联盟),可以鄙视一切非C9的高校。

  在高校鄙视链里,211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地位。

  在外部,需要接受来自985的鄙视。

  在内部,其他211要接受来自两财一贸,一电一邮,两外一法的鄙视。

  偶尔也要接受散修选手的鄙视,比如,华政:什么985、211?河南大学:我们是双一流!

  还有我们会经忽略的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以及,在高校圈里,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小清华”?

  国防科技大学:军中小清华华科、浙大:南方小清华、哈工大:东北小清华、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小清华。

  哈哈!上面学校的语气听着还挺真实,但是呢,我们具体要看的还是 金融圈对学校的鄙视链。

  二、金融圈对学校的鄙视链

  清北本> 清北硕 > 藤校硕 > 人大硕 > 央财外经贸硕 >< 社科院硕/南开硕 > 外地985硕 > 其他硕> 博士 > 其他海龟硕 > 其他本

  支线1(清北本):光华> 清华经管 > 其他商科专业 > 其他无关专业

  认可度最高的确实还是北大光华+清华经管,但金融本科已经不再吃香,理工本才是王道,目前机构最喜欢招的是理工本+金融硕/理工博士,反正建议本科千万不要来学金融,基本可以说是屁用没有。

  支线2(其他商科专业):金融> 管理 > 经济 > 会计 > 资评/技经/国贸等

  支线青瓷铁骨王文3(学科分类):理科生>医科/法科生>工科生>商科生>文科生>体育生>艺术生

  支线4(其他无关专业):生物>化学 > 环境 > 材料 > 数学> 物理 > 金融等

  “生化环材”曾经的天坑专业,现在理工背景的人才最吃香, 产业投资时代来临,具备复合背景的优质候选人被各家机构所争抢。

  支线5(硕士):光华> 五道口 > 清华经管 > 普硕 > MBA/MFE/MSF等 > 其他专硕 > 异地校区(如清北深圳研究生院)

  清华经管深圳、北大汇丰、清华五道口、上交高金、复旦管院的好项目基本可以看作一档,不同城市会有一定区别。

  例如:北京/深圳就是清华经管深圳班和汇丰比较占优,上海的话高金和管院有一定加成(也基本都在上海就业),但总体差异不大,主要体现在个体差异。

  支线6(博士):清北经管类博> 清北其他专业博 >< 京内其他院校博 > 外地院校博

  支线7(海龟):美帝东海岸> 美帝西海岸 > 美帝其他 > 英 > 欧洲其他 > 港 > 加 > 澳

  支线8(美英):HYPSM >宾大/哥大/牛剑 > 杜克/芝加哥/伯克利等 > 其他

  支线9(美帝其他):排名高位置好> 排名高位置差 >< 排名低位置好 > 排名低位置差学费便宜> 排名低位置差学费贵 > 排名低位置差学费贵中国人多

  支线10(美帝其他):综排高专排高> 综排高专排低 >< 综排低专排高 > 综排低专排低 > 没排名

  (首先>< 表示互相鄙视,其次上述无法做到完全精确,具体视本科出身因人而异,然后上述基本适用于金融行业,但不宜据此推断其他行业)

  金融这个离金钱最近的行业门槛确实比较高,学历内卷也很严重,基本都是研究生以上,而且也特别看重学校排名。

  学历背景越好,才能有机会敲开大机构的门,后面还是要看业务能力行不行。

  举几个学校的例子具体说一说吧!

  北大光华、清华经管(北京):前两者绝对的王牌项目,稳坐金融硕头把交椅,但就业目前看可能偏向一级买、外资也会有一些。

  因为其也招收本科生,基本都是状元(最低也要省前10水平),保证了绝对的最高水准生源,应该是每位金融学子的dream 铁骨王软胶囊官网school!

  清华经管深圳:实话实话感觉就业有下滑趋势,不过title还在,有去的同学也是这么感觉的,今年二级情况有点惨完全被汇丰压制,认识几个都在强卖方做暑期,但top就业肯定是有的。

  北大汇丰:近年来上升趋势明显,国内二级市场就业比肩甚至超过光华、经管,但就业目前绝对国内前几,可参考最新总体及fintech就业报告,当时看了fintech的报告感觉真的很强。

  人大其他经管院系(经院、人大商院、人大苏州弱一点):在北京清北人还是比较稳的,但是其实清北的金融硕就有200-300+,所以想找顶级就业依然艰难,最近搞那个北京户口政策里面没有人大也有点僵硬。

  两财一贸(上财,中财,对外经贸):其实也是分院系的,但金融相关院系太多,其中一所产出的金融相关硕士就不只200+,就业方差较大,头部投行基本已经看不到了。

  上财情况会更好一些,更多的也是是中颈部券商;大买方更是不太可能,就业更偏向去银行,总行难度比较大,更多的是省分行。

  浙大(经院、管院)、南大、中科大、国科大:经管学院有金融专硕,但生源太一般了,金融校友基础也没有;

  武大、南开、中山、厦大等金融强势985:虽然都是很强势的985,但因地理位置问题,金融就业就是只有一线城市才有top就业机会,实习非常受限制。

  例如浙大、南大金融就业只能去上海等,导致就业其实是没有两财一贸好的(或者持平),所以很多只能选择省会城市就业)

  比如说:非三中一华的投行招实习生,他们是对所谓“人力的要求”很无语,现在反而双非本考上985的人不能选了,那些双985的人数量相对是少的,反而变成了这类学生更加吃香,毕竟面临的竞争变卷。

  比起体制内,金融行业这方面只算是弟弟。

  因为体制内最好的岗位,直接在源头上“区别对待”,部铁骨王是激素类委选调我只去清北招,很多省委选调我只针对清北复交和本地985,其他同学压根已经没有竞争的机会了。

  三、不要被鄙视链绑架自己的生活

  在鄙视的怪圈中,每一个人,都在链条的最末端。

  每个人都想通过在鄙视链中,找寻归属感,抑或是消除不安。

  鄙视,就是蔑视人,看不起别人。 鄙视的本质是一种自我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的本质是内心对等级划分的认可。

  你鄙视着别人,别人也在鄙视着你,人总是处在鄙视链中的某个环节;你鄙视了别人,却害了自己;你鄙视别人,并不证明你比别人更优秀。

  鄙视是一种无知,是一种心胸狭隘的表现,是缺乏教养的表现,说白了就是心理扭曲跟变态,是一种病。

  比如同时入职、家境背景基本相同的一个研究生鄙视着一个本科生,但两年后本科生却成研究生的领导,到底谁该鄙视谁?

  比较背后,是那颗脆弱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作祟。

  最后说,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众生平等,众生皆苦。

  平台都是老板/公司的,出了这个门,你还有什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只有能力、认知,才是自己的。

  不管做什么,努力搞钱,才是王道,才会有真正的面子。


上一篇: 铁骨王的副作用很大:什么时候配眼镜来提高视力、刺激视觉发育
下一篇: 刮痧后多久才能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