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晌午,太阳毒辣。
多宝路的一家凉茶店,壮汉进门。
街坊人称李哥,留着寸头,蓄着胡须,心急火燎。
大姐,来一碗癍痧!
店员见是老熟人,也不多问症状,拿起炊壶就倒。
瞧那杯中物,黑黢黢,泛着小泡,苦味儿弥散,凑近一闻眉头紧锁。李哥却面不改色,仰头灌下,颇有大排档吹啤酒的豪迈架势。
癍痧哈尔滨卖铁骨王胶囊,凉茶届的“生化武器”,广州人过夏天内服的“SK-II”。多味中草药熬制而成,口感异常苦涩,且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李哥说自己从小就被投喂,早已练成百毒不侵之体,现在每个月也要喝两次,没毛病。
话音刚落,一群姑娘经过门口,坐在隔壁的糖水店。
冰凉的红豆沙、双皮奶、杨枝甘露、仙草芋圆旋即上桌,一勺子下去,红唇白齿间滋味可辨——甜,相当甜。在广州,糖水与凉茶同胞异卵,都是人们消灭“芳心纵火犯”暗语。一饮一食之间,亦藏着苦尽甘来的市井哲学。
▲摄影:造洋饭书
岭南土地卑湿,气候不同,
夏则炎毒郁蒸,冬则温暖无雪,
风湿之气易于伤人。
——宋代医学家陈昭遇《太平圣惠方》
这是凉茶起源的背景。
如此的地理与气候,诞生了一个难以精准定义的词汇——上火。它症状不一,程度不明,心烦、口干舌燥、咽喉痛甚至熬夜眼酸都可以划归此类。凉茶,则是灭火的急先锋。
各类中草药煎熬而成,不是茶水,更似汤剂。
苦,是它的灵魂之味。先是冲进鼻腔,继而舌尖轻微刺痛,然后全身肌肉紧张,一口饮完,咬牙切齿,三魂七魄又慢悠悠地归位。
苦味易得,多加点草药即可,只是“正宗”难求。在广州人的认知里,喝凉茶首推“四大天王”——王老吉、甘和茶、廿四味和癍痧凉茶。
与多数人的舌尖记忆相反,王老吉,过去代表的是一种“苦到发颠”的凉茶,越苦,功效越好。甘和茶,由佛山源氏创始于清光绪十八年,炮制颇繁,需要用到28味中药,茶叶经过药汁浸泡后压成茶块售卖,也因此得名“盒仔茶”。
▲王老吉创始人王泽邦(乳名阿吉),
曾用凉茶解救了遭受瘟疫的百姓,时称“药侠”。
如果苦分级别,那么喝完就发抖的廿四味才是真正的王者。铁骨王软胶囊危害大吗
茶如其名,正宗的廿四味含有24种药材,熬制后的成品颜色漆黑,苦涩至极,无论上火感冒喉咙肿痛长痘口舌生疮,来一碗,通通解决。
癍痧凉茶,外地人之砒霜,广州人之“蜜糖”。它由老字号“黄振龙”创制,用到了二十多种中草药,经六小时煎熬而成。茶色墨味,只稍一小口,苦涩之味便立即充满整个口腔,顺着喉咙直达肠胃,最终进入灵魂深处。
所以喝的时候,通常要配一颗陈皮糖裹口,否则,太难下咽。
▲癍痧,特指内脏热毒,经脉受阻,
旧时采用刮痧疗法,
而饮此凉茶,药到病除。
即使奶茶店大水漫灌式地铺满街头巷尾,在广州,凉茶铺依然还有一席之地。只是过去慢火细熬、过路人大瓷碗饮茶的场景比较少见了。
陈旧的招牌,熏黄的瓷砖还有瓦煲被清一色的连锁店代替。过去老板们拥有的看诊绝活,也变成了顾客“自讨苦吃”。喝凉茶,就跟买瓶饮料一样,没了讲究。
口味上的妥协更让人意外——凉茶店居然还能喝到甜的下火茶。五花茶、菊花茶、罗汉果、甚至椰子汁、酸梅汤、茅根竹蔗水都被摆在档口,与廿四味、癍痧一较高下。
▲但在一些老社区,
还是能找到经营多年的旧式凉茶铺,
比如龙溪首约的林氏茶铺,
以老方入药、瓦煲慢熬,味道正宗。
苦味,其实是一种身体警告信号,相比之下,人们还是更爱吃甜。广州的“糖水”,在潮汕地区叫“甜汤”,它还有个更让人难以拒绝的名字——“甜品”。甜而不腻,懂得克制。
形态多以羹、汤、糊为主,还可以按照功效和时令来划分,譬如春天吃南北杏炖双雪、夏天吃马蹄爽、秋天吃木瓜炖银耳、冬天吃姜汁番薯汤丸。
与凉茶届的“四大天王”一样,糖水门下也有扫地僧。
旧时,通常只卖二沙三糊(红豆沙、绿豆沙和芝麻糊、杏仁糊、核桃糊)。现如今,一碗红、绿豆沙依然是检验糖水店的标准所在,有些店家还会铁骨王效果怎么样加香草、陈皮、牛奶,再文火慢炖,一如煲汤般细致。
▲摄影:造洋饭书
广州好喝的糖水店都在哪里?
百花甜品
◎ 越秀区文明路210号
◎ 营业时间:8:00-次日1:00
第一家总是要从百花说起。1986年营业,开在文明路与德政中路交叉处,没有分店。它对面是明记甜品,隔壁是玫瑰甜品,故此,街坊们都称这里“甜蜜路口”。
餐牌上密密麻麻,数下来,一共430种,挑花了眼。但老顾客还是最中意“夏三宝”,绿豆、薏米、西米、雪耳的经典组合,清爽又降火。
▲百花的收银台写着一句文案:
最好的美食家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好的甜品适合自己吃才是最好,
市井里的浪漫。
明记甜品
◎越秀区德政中路211号
◎营业时间:9:00-0:00
明记,同样是一家老店。面积不大,坐满了男女老少,一份超大号的杨枝甘露堪称扛把子。它是香港改良糖水的经典,传言诞生在1984年的利苑酒家,主要食材用到了芒果、椰汁和鲜奶油。
舀一勺放入嘴里,饱满多汁的果肉顷刻化开,酸甜味在舌尖跳跃,奶油的柔滑细腻又及时跟上,抚平了燥热的情绪。这一口,滋味丰富。
玫瑰甜品
◎越秀区文明路218号
◎营业时间:12:00-0:00
玫瑰甜品,精致小巧,店内装修处处可见老板的用心。一碗杏仁豆腐是老饕们的心头爱,洁白滑嫩、吹弹可破,让人联想到双皮奶。但吃在嘴里,味道更甚,又柔又嫩,甜得恰到好处。
开记甜品
◎荔湾区多宝路318号
◎营业时间:8:00-次日1:30
多宝路的开记甜品铺,已经传承了5代人。香草陈皮绿豆沙是店内的招牌,曾有老熟客吃完后,留下了“豆籍火攻衣脱绿,沙因水滚色浮红”的评价。盛一碗坐在店口,浓郁的香草味与陈皮香令人享受,沙沙的清凉口感一扫街头的闷热。
▲摄影:造洋饭书
昌乐园无名糖水
◎地址:天河区员村昌乐园小区内
◎营业时间:11:00-22:00
一家深藏街巷背后的老店,卖了23年,至今都没有招牌,全凭味道在糖水界赢得声望。有人日日过来,也有人时隔多年,为了一碗椰汁玉米马蹄爽穿越大半个城市。
糖水菜牌全部挂在绳上,其中就包括最红的季节限定——榴莲糖水。揭开盖子,榴莲肉全部融在椰汁里,分量很足,清香浓郁,大概可以治愈生活一切的忧愁。
耕田公
◎海珠区洪德路56号
◎营业时间:8:00-22:00
耕田公,广州的老字号凉茶铺,但现在也卖起了糖水。一碗手磨的芝麻糊,色泽纯正,口感异常绵密香浓,又能感受到芝麻本身天然的香气。半碗下肚,喉咙已经发齁,汗珠开始爬上额头。看来,芝麻糊虽好,夏天也不能多吃。
苦到极处是回甘。
两种差距甚远的滋味,共同构成了广州饮食的一体两面,看似简单,实则讲究。它们还藏着浓烈的家常气息,苦与甜,最懂的人,通常是妈妈。
和煲汤一样,凉茶和糖水是妈妈们的基本技能。
寻常的味道,抵得过时间漫长,让人一次次惦记。
李哥记得,小时候只要不舒服,妈妈就会煎凉茶。瓦罐煲架在烧红的煤炉上,缓缓冒出白烟。“那味道很难闻,但拒绝无效,每次都会被摁着头喝下。效果几乎立竿见影,没多久就眼前豁亮,神清气爽。”
小蝉曾经喝吐过——那是一碗由自己加了蜜糖的凉茶。甜腻与苦涩搅拌在一起,喉咙像被堵住,肠胃纷纷罢工,只一小口就翻江倒海。
她的妈妈深谙膳食之道。
小蝉说,小时候自己牙齿变黄就是证据。不过现在很少喝到了,因为不在妈妈的身边。有时候问她怎么煎凉茶或者煮糖水,会迅速得到一份经过多年实操的菜谱:
雪梨,川贝母,冰糖,止咳润肺;
茅根,甘庶,马蹄,清润;
凉粉草,粘米粉,玉米淀粉,硼砂,凉粉,清热;
石斛,沙参,玉竹,麦冬,滋阴降火安神;
每个字句背后,都是妈妈的存在感。
厨房烟火,深情爱意,还有日常里的浪漫,都揉进了那一苦一甜。
资料参考:
《凉茶简史:一碗广东凉茶究竟有多强》.粤港饮食
《糖水,是一封广东人献给全中国的情书》.福桃九分饱
图片/ Evflame&C造洋饭书&网络
设计/ 诗音统筹/ 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