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不迷路,更多实用科普
癌症诊治,找对医生作用有多大?作用可太大了!可以让你少走弯路,有时(其实是很多时候)很可能决定你的命运走向或者活着的质量。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得了癌症就医如何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以及如何找对医生的话题。
得了癌症这样看病可以少走弯路
癌症是常见病多发病,但同时也是大病,大病当前,很多人慌了神,急匆匆的上医院,却不懂得如何看病,如何找对医院和医生,以及如何配合医生,而这些其实是很重要的。我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看病也是如此,但具体要如何做,很多人也只是凭感觉去做,并没有多少人去认真在这方面做功课。
1、看病要带齐既往病历和检查资料。
经常有病人空着手来看病,有的人一铁骨王软胶囊15元一盒听,说:医生,我没有空手,带了钱也带了随身用品啊。我说的当然不是这些,而是指之前的一些检查资料。很多人明明在当地医院或其他医院做了一些检查,但他就是不带,可能是忘带了,因为根本没有这个意识,认为这不重要,反正是要再检查的,而有的人就是故意不带,曾有病人或家属直截了当地跟我说,我来你这里就是要来检查确认诊断的,你要我们那边做的检查结果做什么?言外之意是来验证一下他们那里的医院有没有误诊,或者也是想考考我们这边的诊治水平,似乎如果把之前的检查资料带过来给我看会便宜了我。这正是不会看病的典型表现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诊病”就像是“破案”,需要找线索,然后根据线索进一步检查。线索越多,最后“破案”成功的概率就越大,效率越高,需要的时间也会越短。如果没有线索或者线索很少,那就只能重新找线索,就会浪费时间和金钱,损失的当然是病人自己。既走了弯路,浪费了金钱,更可能延误诊治时间。
癌症总体上是慢性病,除少数情况下的急症外,如果怀疑得了癌症,或者在小医院经初步检查提示有患某种癌症的可能,想进一步到大医院就诊,不要只关注带生铁骨王软胶囊副作用活用品,更要记得把之前所有相关的病历和检查资料带齐。
2、急事慢做,磨刀不误砍柴工。
除了刚才说的不带既往检查资料,不做必要的功课就急匆匆上医院,很多人看病的另一个毛病就是“急”,不只是心里“急”,行动上也“急”。比如一来就急着要求快点治疗,你要是一来就给他输液打点滴,他就觉得放心,认为医生很重视他的病,因为一来就给他开始治疗了。至于有没有把疾病诊断清楚,他倒不是太关心,很多人追问最多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开始治疗,而不是去追问医生,得的是什么病,什么癌,什么分期等等这些信息。就像有的人发烧了,上医院,医生要是马上给他把烧给退了,他就特高兴,认为医生认真负责,而要是医生左分析右分析,左检查右检查,没有马上给他退烧或输液之类的,他就认为医生不够重视,是不负责的医生,甚至认为医生是耽误他的病情。铁骨王软胶囊有激素么
其实诊断是治疗的基本前提,也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基础,诊断都没弄清楚,如何能有效治疗?对癌症来说,什么类型的癌症,分期是哪一期,这些基本信息都没弄清楚,治也是瞎治,或者给你用点无关紧要的治疗,只是给你心理安慰,起不了什么作用,反倒浪费钱。癌症诊治,先有诊才有治,前面阶段专心把病情弄清楚,不要急,磨刀不误砍柴工,花在前面的时间永远是值得的,不要只重治疗而轻检查,这是很多人的误区,要努力避免。
也正是由于病人“急”的心理作怪,希望什么都要快,有时为了快点完成看病的过程,到处托关系找熟人,希望医生能简化甚至免除检查。至于他这个所谓的熟人医生对他这个病是不是专业对路则完全不关注不在乎,以为所有的医生什么病都懂。这其实无形中就走偏了就医方向,风险其实很大,很多人以为只要是医生,就什么病都懂,其实对于不是自己专业的东西,医生也只是懂点皮毛,或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或者只是停留在以前学的那点过时的知识上,很容易误导人。
有的人你别看他总是很急的样子,但一旦要正式开始治疗了,医生跟他商讨方案铁骨王有10元左右一盒,他说要回家跟七大姑八大姨商量一下。结果一商量,一星期过去了,这个时候似乎又不急,医生开始急了。当然,倒也不是他真的不急,而是下不了决心,这其实正说明很多人在看病这方面是慌乱无章的,没有个头绪,不该急的时候他急,该急的时候他不急,这还真不是个别现象,我经常遇到这种病人和家属,让人哭笑不得,却又无可奈何。
重视治疗前的检查和诊断工作,先把问题弄清楚再开始治疗,从一开始就尽可能把方向走对,在诊断上花的时间永远是值得的。方向不对,可能南辕北辙,初诊初治至关重要,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牢记。
3、找对医生走对路,不迷信头衔,不迷信熟人医生。
除了上面说的,找对医院找对医生是另一个关键问题,对于不懂医的人来说,找到靠谱的医院和医生,然后充分信任这个医院这个医生,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说到找医院找医生,许多人认为这很简单,看看医院和医生的简介不就可以,比如,越是大医院越靠得住,省级医院当然比市级医院好;主任医师肯定比副主任医师好,博士肯定比硕士厉害,头衔多的医生比如这个主委那个主委肯定比没有头衔的医生要厉害。很多人则是绞尽脑汁就算拐弯抹角也要托关系找熟人医生,以为找了熟人就高枕无忧了。
看病找医院不能只看医院的名气和规模大小。有名气的医院,规模大的综合医院,可能只是综合实力强,规模大、床位多,或者某方面的疾病诊治有特色、甚至是国内一流,但不见得癌症诊治水平是一流,很多人喜欢看表面的东西,有时可能就会选错了医院。怎么知道哪家医院在某种肿瘤诊治上的水平如何?这对于外行来说,确实不容易,一方面可以自己多查询多了解,现在网络信息这么发达,另一方面可以找肿瘤科医生咨询了解。
选择医生也不能只关注或只看重医生的名气、头衔、职称、学位等,当然,这些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迷信这些东西,一个医生的名气来自多方面,头衔,职称和学位和实际临床水平也不是必然的正比关系,名片上铁骨王治什么病的头衔多,学历高,不等于看病水平高。选择医生,要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毕竟癌症是大病,在医生良莠不齐的时代,不能随便选一个了事,也不能盲从别人,不能只看表面,要多学习,掌握一些技巧。想要将功课做全做足是很难的,所以要多学习,多积累基本的医学常识和肿瘤知识,临时抱佛脚就会吃力困难得多。另外,利用人脉关系或通过网络咨询也可以间接地了解尽可能多的信息。
最后有个实用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在很多综合医院(无关医院大小,千万不要一味迷信三甲大医院,北上广的综合性大医院也一样)有不少外科医生,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肿瘤专科学习/培训(不是肿瘤科班出身),从肿瘤诊断到分期检查到治疗策略安排,各种不规范……手术做得好,不等于治疗成功。所以我经常跟大家反复科普:一定要知道有肿瘤MDT(多学科团队诊治),要学会向主管医生申请MDT讨论或门诊(多花几百块钱的事,这钱别省);如果实在做不到或没有条件(比如有的医院没有MDT的机制或门诊),退而求其次,建议手术前找肿瘤内科医生把一下关(肿瘤内科医生相当于肿瘤全科医生,有更强的全局和整体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