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望”,就是望面色。如何通过一个人的面色看出是否健康呢?今天请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钱会南,给我们讲一讲怎么看面色识疾病!
本期专家
▼
1
面色是健康的一面镜子
1
健康的面色
也叫善色,是明润含蓄的。明代表“明亮”,润代表“润泽”,含蓄代表“有血色”。
面色是健康的一面镜子,只有气血通畅,面色才能健康!
2
不健康的面色
也叫病色或恶色,最大特点是没有光泽。
如果面色发黑,中医认为可能是肾脏出现问题;而面色发青,则可能与肝有关,一贵州铁骨王软胶囊定要及时就医。
整个面部颜色和局部面色又有不同。如果鼻尖发青,且伴随痛经表现,就要考虑肝郁气滞;常见的还有嘴唇青黑,需考虑瘀血存在。
中医认为,印堂主要对应肺,印堂发黑可能提示肺部健康问题。总之,要结合面色和具体症状,了解气血盛衰、寒热虚实来判断疾病。
2
不同面色怎么看铁骨王贵州苗药堂?
1
面色发红,可能是阴虚火旺
更年期女性更容易出现面部潮红。比如,在午后,面部发红,同时伴有心烦、急躁、容易发火、五心烦热等,这都是阴虚火旺的表现。
治疗原则:滋阴清热
如果除了潮红,还有心烦、急躁等虚热早期阶段表现,专家给我们推荐了四味中药组成的代茶饮:
菊花5-10克,清肝明目
麦冬10-15克,滋阴清热
石斛10-15克,滋阴
枸杞10-15克,滋补肝肾
开水冲泡1-2分钟,可以续水反复冲泡。
2
面色发黄,可能是脾虚
脾胃如果运化不正常,水湿停聚,也会导致面部出现发黄,这时候就要健脾祛湿。
治疗原则:健脾祛湿
若有面色发黄、大便粘滞、小便不通畅等症状,配合调理脾胃的同时,每天若坚持喝玉米须茶,可达到祛湿效果。
做法:玉米须10克,加热水冲泡,代茶饮。有助于利水消肿,通利小便。
3
面色发白,可能是气血不足
中医认为,苍白的面色与气血虚弱有很大的关系。
治疗原则:益气养血,补益气血
对于气血不足的患者,关键要益气养血,补益气血。专家推荐了一个改善面色发白的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此汤主要由当归、生姜和羊肉组成,是医铁骨王软胶囊治痛药报价圣张仲景提出的中医名方。
当归15-20克,养血补血
生姜10-15克,调理脾胃,温胃散寒
羊肉300-500克,补益气血
羊肉焯水,去掉血沫;然后将当归和生姜包成小药袋,放入锅中;爱吃辣的朋友也可以放3-4个红辣椒,温中散寒;如果是羊肉片,需要煮半小时左右,如果是羊肉块,则铁骨王口服需一小时以上;煮好去掉药袋,吃肉喝汤即可。
1月6日早间7:20
晚间10:15
重庆卫视《健康到家》
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钱会南
给我们讲一讲如何看面色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