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之伤,终必及肾”,出自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意思是所有的内脏疾病,如果长期不得治愈,铁骨王 软胶囊最终都会影响到肾脏的功能。
先说肺,肺主呼吸,而肾主纳气。肾的纳气使肺能更好发挥肃降功能,而肺对气的肃降又使肾有所封藏。很多长期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最终导致呼吸俯仰,虚喘无力,动则气喘,腰膝无力,这就是肺病最终影响到肾的功能了。
肝主疏泄,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肝肾同源。长期肝郁之人,肝郁气滞血瘀,肝郁亦可化火。这都是“中风”的病理基础,最终就会头摇身动,偏瘫痿痹,舌强肢麻。这就是肝病影响到肾的功能了。
心火为人之“君火”,心阴之濡润,使心火下降,温阳肾精,而肾精上承,亦可使心阳不至太过升腾。此所谓“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也。如果长期思虑烦扰,心神飘摇,心神不能下潜,就会使肾水生寒,成为上实下虚,上热下寒的病症。这种病人双足常冷,腰膝无力,而面如火燎,头昏神摇。
总之概括为一句话:心肝脾肺肾五脏之病,长期不得治愈,最终都会导致肾出现问题。
那么反过来说,如果肾精充盈,则会使五脏之病更快的康复,不至迁延不愈。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体质强健,不易得病,得病之后也容易康复的道理。
《黄帝内经》讲:
女人:
女人七岁,肾精盛,齿更发长;(7岁)
二七而天葵至,督脉通,太冲脉盛,经期以当下,故有卵;(14岁)
三七,肾精平均,故牙齿生而长极;(21岁)
四七,骨筋坚,发长极,人体盛壮;(28岁)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35岁)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42岁)
七七,督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嗣也。(49岁)
男子:
男子八岁,肾精实,发长齿更;(8岁)
二八,肾精盛,天葵至,精气溢写;(16岁)
三八,肾精平均,骨筋劲强,故牙齿生而长极;(24岁)
铁骨王的副作用四八,骨筋隆盛,肌纤维满壮;(32岁)
五八,肾精衰,发堕齿槁;(40岁)
六八,血气衰退于上,面焦,发鬓颁白;(48岁)
七八,肝火衰,筋不能动,天葵竭,精弱,肾藏衰,体形皆极;(56岁)
八八,则齿发去。(64岁)
【生命是什么】老祖宗为什么称人的寿命为阳寿?
生命的长短是寿命,人的寿命就是肾阳的长短,肾阳的多少决定了寿命的长短。所以,称寿命为阳寿。保阳增湿,是延长寿命的第一秘诀!
有人肯定会问:想要提高肾阳,直接壮阳不就好了,那不是更省事吗?
【壮阳】补肾:壮阳为何不可长期用?
铁骨王口服肾藏精,肝藏血。肾属火,肝属水。水火不容:壮阳会造成血热,轻者:流鼻血,重者:脑溢血,再重者:内脏出血。所以,壮阳方法不可长期用。补肾伤肝,泻肝伤肾,这样去壮阳很是尴尬,只能达到滋阴补肾。
提高肾阳是治本,但是为何很难做到?
中医法则:虚者补其母,实则泄其子,对肝肾就矛盾了:补肾伤肝,泻肝伤肾。采用滋阴补肾法,是不伤肝了,但也不助阳了,提高不了肾阳,最多只能维持肾阳,阳提不上来,温度就上不去,湿寒就出不来,那所有祛寒除湿的手段都只是治标,手段一停,寒湿又回来了,病症又回来了,这就是现在中医效果不好的根源。
无法根本提高肾阳的原因,总体概括为这20个字:“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你现在的状态取决于四大要素:
1、先天之本—肾
2、后天情况—生活方式
3、时间法则—自然规律
中药调肾,没有一定之法,只能以方对症治病。但有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阴阳同补,不可偏废。
补阳圣药·肾合胶囊:肾藏精、肝藏血,用大量人参助山茱、熟地纯阴之药,使阴中有阳,生血生精,肝肾同补;温肾助阳,益气固精;提高肾阳,提高温度,祛寒祛湿,恢复健康。
阳具,阳痿,阳寿,肾阳。这不就是人体的本源吗?精=气=阳=温度=湿寒=病症,肾合胶囊生精生血,为肾提供精,精足气才足,气足阳才高。人是恒温动物,肾阳就是维持温度的“中央空调”,维持中央空调的运作,需要长期的能量供给!
人体生病的原因主要是寒湿,寒湿是万病之源。淤和堵,只有寒湿才会淤堵,温度低,才会寒湿,肾阳=温度,肾阳也就是肾气的多少。得病:寒湿从外到内,祛病:寒湿从内到外,所以应从根本处提高肾阳,肾阳决定温度,温度决定健康。